進行內鏡超聲檢查時,若只是進行腔內超聲,通常不需要空腹。因為內鏡超聲是將內鏡探頭經口腔伸進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腸,從而觀察消化道病變的方法,所以檢查過程中是否需要空腹,應根據被檢查者的實際情況而定。
1、普通胃鏡檢查:患者可以進食,但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對咽喉部造成刺激,導致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所以需要保持空腹狀態;
2、無痛內鏡檢查:通常是通過靜脈給予麻醉藥物,使患者處于麻醉狀態后進行檢查,此時并不需要空腹,以免因為胃內存在食物殘渣而影響檢查結果;
3、膠囊內窺鏡:患者需口服聚乙二醇等造影劑,經口腔吞入后通過食管到達胃、十二指腸觀察病變情況,此檢查需空腹進行。因為進食后食物會殘留于胃腸道內,從而影響檢查結果;
4、小腸鏡或結腸鏡檢查:患者需保持空腹狀態,需進行清潔灌腸,服用瀉藥后觀察大便的顏色,若無明顯異常則在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后應禁食、禁水,避免由于胃腸道內較多食物殘渣及糞便影響檢查結果;
5、膽管鏡或胰管鏡檢查:患者需保持空腹狀態,應進行腸道清潔準備,避免食物殘渣影響膽管鏡或胰管鏡的視野,無法觀察局部病變情況。
此外,若患者有腹部包塊或胃腸道手術史,通過內鏡超聲無法觀察到病變情況,則需要進行CT、核磁共振等其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。患者在檢查前應放松心情,不必過于緊張,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相應準備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