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梗醫學上稱為腦梗死,腦梗死患者檢查,超聲和CT都可以,也可以聯合使用。腦梗死主要是由于血管堵塞導致腦組織缺血、缺氧,形成壞死病灶,患者通常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,伴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等基礎性疾病,導致血管狹窄、閉塞,進而引起腦組織的缺血、缺氧,形成腦梗死。
1、超聲:可以觀察到局部腦血管的流動情況,判斷是否存在栓塞、狹窄、斑塊,以及血液流動速度等情況,但是不能觀察到血管全貌;
2、CT:可以觀察到局部腦組織的具體情況,是腦梗死較重要的檢查手段,可以明確梗死部位、大小,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。如果患者一側大腦半球的梗死面積>50%,或者梗死部位在腦干,則要進行腦核磁共振檢查,才能明確診斷;
3、核磁共振:核磁共振可以較好地顯示急性期腦梗死的病灶,對于急性期腦梗死,在6小時之內可能會出現液體缺少。此時通過頭部CT平掃,有可能不能明確診斷,可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;
4、其他方面:如臨床常用的經顱多普勒超聲、腦血管造影檢查等,可以較清楚地觀察到腦血管的流動情況。
腦梗死患者通常需要進行抗血小板治療,如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藥物,也可以使用他汀類藥物,如瑞舒伐他汀鈣片、阿托伐他汀鈣片等,具有穩定斑塊、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,可以抑制粥樣硬化的形成?;颊哌€要在超急性期時進行溶栓治療,可以使血管再通,恢復血流灌注。部分患者也可以進行取栓治療,或者球囊擴張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