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部超聲波是臨床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式,大多情況下,腹部超聲波能檢查出肝臟疾病,包括肝臟血管病變、占位性病變、肝臟囊腫、肝膿腫、肝臟腫瘤。當患者腹部出現不適時,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,避免耽誤病情。
1、肝臟血管病變:當患者有肝臟血管瘤、肝癌等疾病時,腹部超聲波會在血管內進行顯影,可以較為清晰地顯示出肝臟病變,對于占位性病變可進行定性診斷。定性診斷明確后,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治療,如果是肝癌,可進行手術治療、化療、放療等綜合治療;
2、占位性病變:當患者有肝臟膿腫、肝囊腫等疾病時,腹部超聲波在膿腫腔內可以形成聲影。如果膿腫較大,還可以出現液平,通過腹部超聲波可明確診斷,必要時可以進行細針穿刺,進行膿腔引流。如果是肝臟良性腫瘤,如肝血管瘤、肝囊腫等,可以隨訪觀察,如果腫瘤較大,壓迫周圍臟器,造成患者出現不適,或懷疑惡性腫瘤時,可以行手術切除;
3、肝臟囊腫:當患者有肝臟囊腫時,可以在腹部超聲波上看到液性暗區,如果囊腫較小,一般沒有臨床癥狀。如果囊腫較大,可能會壓迫周圍臟器,產生腹脹、消化不良等癥狀。此時可以行腹腔鏡下囊腫切除手術進行治療;
4、肝膿腫:當致病菌通過血液等途徑感染肝臟時,會引起局限性腹膜炎,導致患者出現右上腹疼痛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。可以通過腹部超聲波明確診斷,明確后可以選擇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;
5、肝臟腫瘤:常見的有肝血管瘤、肝癌等疾病,患者早期一般沒有明顯臨床癥狀,通常在體檢時被發現。如果腫塊較大,壓迫周圍組織時,可能會出現腹脹、惡心、嘔吐、食欲不振等癥狀。此時可以通過腹部超聲波明確診斷,明確后可以選擇手術切除、放療、化療等方式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