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診斷是肝癌的首選影像學檢查,能夠發現肝臟內是否有占位性病變,但并不能檢查出肝癌。超聲檢查肝臟時,需要從多個方向進行分析,常見的情況主要包括肝臟占位性病變的大小、形態、邊緣、與肝臟重要血管的關系、是否有包膜、回聲情況、肝內膽管的病變情況等。
1、肝臟占位性病變的大小:肝癌患者病變逐漸長大時,通過超聲可以發現肝臟占位性病變的直徑,對于較大的占位性病變,還需觀察病變內部是否有明顯的血流信號,以及是否存在癌栓等情況;
2、形態:肝癌患者的病變形態可表現為多樣化,如肝臟出現彌漫性的低回聲或者是不均勻的回聲,還可呈現出不規則的結節樣表現,此時超聲診斷的準確性較高;
3、邊緣:肝癌患者病變邊緣呈現不清晰的高回聲或者是低回聲,還可能呈現出分葉狀或者是結節樣表現,超聲檢查時易誤診為肝內的良性病變;
4、與肝臟重要血管的關系:肝癌病變與周圍肝臟的血管關系密切,如果肝癌侵犯到肝門部膽管,導致血管受到侵犯或者出現堵塞,可以在超聲檢查時,發現肝臟內的血流信號消失或者減少。此外,如果肝癌侵犯到肝靜脈,引起門靜脈高壓,可以在超聲檢查時,發現肝臟內的血流信號增多或者減少;
5、是否有包膜:肝癌病變本身質地較硬,超聲檢查時如果發現病變邊緣沒有包膜,則提示病變侵犯到肝包膜,此時超聲診斷的準確性較高;
6、回聲情況:如果病變內部出現低回聲,則提示為肝內膽管擴張,或者是肝內膽管結石等表現,此時超聲診斷的準確性較高;
7、肝內膽管的病變情況:肝癌患者病變內部一般存在豐富的血流信號,部分患者血流信號可以呈現出斑駁樣改變。
除此之外,超聲診斷還可應用于肝癌的術前診斷、術后評估及療效評價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