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腸鏡是指通過口服超聲波,利用其特殊的物理學特性,對結腸、脾曲、肝曲、腎曲等人體腹部臟器進行檢查的一種檢查方式。通過超聲腸鏡檢查,可以明確很多疾病,常見的有炎癥、息肉、腫瘤等。
1、炎癥:在臨床上,超聲腸鏡應用較為廣泛,比如急性腸炎、慢性腸炎、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,都可以通過超聲腸鏡進行檢查。超聲腸鏡檢查比較安全,且操作簡單,對患者損傷較小,檢查時不用過于緊張;
2、息肉:比如胃息肉、腸息肉等,在靠近肛門處時,可以通過超聲腸鏡進行檢查。因為超聲腸鏡可以清晰地顯示消化道內的病變,所以對息肉的診斷率較高,而且準確率也較高,屬于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式;
3、腫瘤:常見的如結腸癌、直腸癌等,超聲腸鏡也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。因為超聲腸鏡能夠清晰顯示消化道管壁的情況,還可以觀察到腫瘤的大小、位置、數目等,對腫瘤的診斷率較高。
此外,還可以觀察到微小病變,比如早期的腔隙性梗死等。總之,超聲腸鏡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,可以用于治療上述疾病。但是由于超聲腸鏡檢查屬于有創檢查,且具有一定的禁忌證,比如心肺功能障礙患者、嚴重腹水患者等,所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謹慎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