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科超聲檢查屬于產科檢查中常見的一項,可以幫助孕婦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、羊水分布、胎盤功能等,產科超聲檢查單中p代表的是胎兒的頭部、肢體、脊柱、心臟等。
1、頭部:頭部是產科超聲檢查的主要標志,頭部正中位呈朝向探頭的位移,頭側位呈朝向探頭的方向。通過超聲檢查測量胎兒的頭圍、腹圍、股骨長度等數據,評估胎兒的體重。頭圍測量臨床主要用于評估胎兒的發育情況,頭圍過小通常提示胎兒可能發育不良。而頭圍過大可能是腦積水引起,需要進一步做染色體等檢查,以明確診斷;
2、肢體:四肢是產科超聲檢查的主要標志,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,上肢由肩胛骨、鎖骨、胸骨構成,下肢由股骨、髕骨、脛骨、腓骨和腳構成。通過超聲檢查測量肢體長度可以判斷是否有先天性肢體畸形,如手指畸形、趾畸形等。此外,通過超聲檢查還可以測量四肢的周長以判斷胎兒的體重,而測量下肢長度可以評價胎兒體型的發育;
3、脊柱:脊柱超聲檢查主要用于評估胎兒脊柱的發育情況,同時測量脊柱的長度與周長、傾斜度等,有助于判斷胎兒是否存在脊柱裂、脊柱側彎等情況;
4、心臟:心臟超聲檢查可通過超聲心動圖技術來觀察心臟結構、功能,進而評估胎兒的心臟發育是否正常。
產科超聲檢查一般選擇在妊娠第20-24周進行,此時胎兒的器官發育基本完善,可以對胎兒進行系統性檢查。而產科超聲檢查具有無創性、安全性高、圖像清晰等優點,且能夠觀察到胎兒身體各個器官系統的發育情況,可在臨床上對胎兒出現的各種疾病進行篩查。